Last Updated on 2020 年 12 月 18 日 by Feng
智能合約是執行一組指令的計算機代碼位。Dapps是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序,將智能合約捆綁在一起,人們可以與之交換。
- 智能合約是以一段代碼表示的合約,旨在執行一組指令。
- “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一詞是在1990年代由Nick Szabo撰寫的一篇學術論文中提出的。
- Dapps或去中心化應用程序本質上是一系列鏈接的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只是一段代碼
智能合約其實只是一段代碼,而且不簡單,與普通合約的唯一區別是使用智能合約沒有中間人(去中心化)或公司持有您的信息或對其進行驗證。
然而2020年是智能合約發展最兇猛的時刻,在2019年底於2020年DeFi的發展就像加裝了火箭,就快要衝上雲霄了。
DeFi是2020年最具代表的幣圈商品,它讓借款者與放貸者直接透過智能合約完成借貸,無需透過銀行。DeFi的放貸獲利雖高,不過投資風險也高,若不了解智能合約運作,切勿參與DeFi借貸投資。
Vitalik Buterin和以太坊基金會相信這是區塊鏈的未來。如果說比特幣是商業世界的黃金,那麼智能合約就是商業世界賴以生存的石油,說穿了智能合約與加密或幣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智能合約是如何運作的?
這裡有一個假設,你如果想要購買一台車你需要做哪些準備?
- 你需要到汽車品牌網站找到自己想要的車款。
- 你需要與銷售業務討價還價要求到優質的報價與更多的裝配。
- 你需要與銀行談到較低的貸款利率。
- 如果二手汽車要出售,你還要確保有一定的保值能力。
- 你還要到監理所申請車主更換。
以上部分都需要花上時間與金錢,所有的項目都會使用到你的信用,並且在很多時刻這個過程都由不同的公司或是個人所控制,所以你需要以信任的鑰匙不斷解鎖這些鳥事。
但使用智能合約時,有些汙點信用的人可能或是有特殊身分(更生、精神病、詐欺、公司倒閉、低收入戶)無需花費太多時間即可快速通關任何一項,從而使整個過程中途截止。
簽訂智能合約可以避免什麼?
智能合約有以下特點:
- 安全性
- 智能合約使用加密技術來阻止人們更改相關紀錄。
- 透明性
- 每個人都可以在區塊鏈上看到智能合約的資訊以及他的使用方法。
- 免第三方支付
- 智能合約不需要中間人進行驗證,區塊鏈會為您做到這一點。
- 自動化
- 智能合約是自動化運作的,所以你不需要等到別人通知或是給你一個簽核認證。
- 精確不誤
- 因為智能合約是使用代碼編寫的,因此他們不需要依賴語言溝通或是溝通時造成的誤區與誤解。
以下情況可以執行這些操作
智能合約的核心往往是一種機制,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可以選擇這些選項,然而現今已經存在這些機制,假設你想要刷卡支付費用,你的銀行所運行的程式將會通過以下的方式進行:
- 如果銀行帳戶中的金額大於要求的金額,請釋放資金
- 如果銀行帳戶中的金額少於要求的金額,請勿釋放資金。
智能合約的區別在於,中心化的決定權由銀行(或借款人)代替,而不是銀行本身,這意味著核你交易的另一人是第二方而不是把持中心化的第三方。
因此將其應用於基於區塊鏈的智能合約中,你可以看到以下內容:
- 如果數字錢包中的金額較大且尚未用完,請釋放資金。
- 如果數字錢包中的金額較小或已用完,請勿釋放資金。
關於智能合約的令人興奮的一點是,它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與任何其他人達成協議,而區塊鏈會記錄整個事情。
關於智能合約內容
像常規合同一樣,智能合同旨在執行協議條款-無論是交換加密貨幣,令牌化權利,身份證明還是幾乎其他任何東西,滿足預定條件時,智能合約將自動執行。可以用三個主要術語簡要描述智能合約的操作:
- 互連性: 每個智能合約通常具有一組受限制的功能。可以建立多個智能合約以相互連接,並且可以形成更複雜的安排,稱為分散式應用程序(dapps)。
- 對象:這些是與智能合約和由智能合約根據預定義或新提交的條款修改的主題進行交互的簽名者。
- 環境:智能合約取決於基礎加密環境。這樣可以確保它們可以安全運行,並且作用於它們的數據是不可變的,並且通常是透明的。
對於大多數區塊鏈,智能合約的基礎代碼是不可變的,儘管一些區塊鏈也支持可更新的智能合約。
誰創建了智能合約?
就像用於為大多數加密貨幣提供動力的區塊鏈技術一樣,智能合約源自較不完善的早期技術。在智能合約的情況下,它們源自較早的電子指令執行程序,該程序使用if / else語句使用其他條件邏輯,根據提供的信息自動產生結果。
“智能合約”一詞本身是在1990年代由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家和密碼學家Nick Szabo撰寫的一篇學術論文中創造的,該科學家還負責開發比特幣的最早先驅之一,即Bit Gold。Szabo最初出於各種基本目的描述了智能合同,例如減少欺詐和執行合同安排,但後來在1996年的論文中詳細闡述了該技術在數字現金,智能財產等方面的潛在用例。
以太坊在其區塊鏈上實施了圖靈完備的語言,從而在其智能合約中實現了複雜的邏輯。
dapp如何使用智能合約?
最好將Dapps或去中心化應用程序視為捆綁在一起的一堆智能合約,單獨的智能合約只能用於一種類型的交易。但是,dapp可以將多個智能合約捆綁在一起以執行更複雜的事情,就像今天的應用程序一樣,dapp也可以在合同之上放置友好的界面。
一些著名的DAPP
智能合約並非完美無瑕
儘管智能合約通常被認為是執行協議和邏輯的“不信任”方式,但並非沒有問題。
一方面,智能合約在許多區塊鏈上都是不可變的。這意味著它們一旦啟動,就無法更改或升級,如果代碼存在根本問題,可能導致災難性後果。這可能是2016年以太坊DAO黑客事件中最突出的一點,該黑客利用DAO拆分功能中的漏洞,偷走了數百萬以太坊(ETH)的未知黑客。
未知和新穎的攻擊媒介也經常被利用,通常以投資者虧本而告終。這是在2020年9月,隨著Yearn Finance的Andre Cronje的一個項目Eminence的測試版本的崩潰。在大量投資者將資金投入其中之後,它被一個不知名的黑客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利用。
同樣,簡單的錯誤代碼會使智能合約有效地變得無用。這可以從2020年8月DeFi產量農業項目YAM的崩潰中看出,該項目使用未經審計的智能合約,並因嚴重的錯誤而受挫,導致其治理功能無用。
審核智能合約
儘管智能合約通過其底層的區塊鏈技術得到保護,但它們也需要通過設計來確保安全-因為可以利用其代碼中的某些功能或錯誤。
過去,這種情況已經發生過許多次,並且仍然是廣泛採用的最大挑戰之一。總計,價值上億美元的資產已從不安全的智能合約中流失,其中包括上述的Eminence駭客 和2020年4月的駭客,其中2500萬美元從dForce被盜。
區塊鏈調查公司CipherTrace在2020年11月的一份報告中發現,僅DeFi項目一個月就浪費了大約1000萬美元。
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這種風險,許多Mythx和ConsenSys Diligence(ConsenSys資助了獨立於編輯的Decrypt)的第三方開發和安全公司現在提供了智能合同審核服務。這涉及仔細檢查智能合約代碼以識別任何漏洞,然後可以修復該漏洞。這通常在智能合約公開之前發生。
流行的dapp通常會在其網站的頁腳中發布其智能合約審核,從而為沒有時間或專業知識自己檢查其代碼的用戶提供信心。
智能合約的未來
如今,大多數區塊鏈都具有智能合約功能,活躍的開發人員社區使用Cosmos,NEO和Hyperledger等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來創建dapp。智能合約功能的 範圍可以從非常簡單的比特幣或Litecoin之類的東西到具有Dapp功能的以太坊,Tron和Polkadot的區塊鏈的更高級。
我們仍處於可以使用智能合約和dapp的初期。但是已經有公司甚至政府在嘗試其潛力。它們現在用於各種各樣的任務,包括數字身份,供應鏈管理,保險,數據存儲等等。
虛擬貨幣被盜的新聞,偶爾會聽到, 只有不斷更新技術和知識,才能進一步保護我們的資產,感謝版大的文章提醒大家對這方面的重視。
不知道台灣未來會不會重視區塊練這部分
經過站長的淺白說明,讓我這個剛接觸加密貨幣的新手更容易了解這些相關知識了呢!
期待未來更多分享~
感謝支持,再了解一件事情也要知道方向與風險
科技始於人性,每件事一定都會有好壞兩面,就看大家怎麼看~也謝謝版主分享加密貨幣的姿知識
謝謝支持,希望帶給大家正確的觀念,了解智能合約也要知道其中風險